在国家全面推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、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发展的战略指引下,高校AI实践教学如何率先破局?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《人工智能系统综合实践》课程,交出了一份先行先试的亮眼答卷。
通过引入英博数科的英博云GPU容器服务平台,该课程不仅成功破解了环境配置复杂、算力不足、成本高昂等传统AI教学痛点,更在实践层面实现了全班学生100%完成MMDet视觉模型训练的卓越成效,为AI教学困局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解决方案,为落实国家战略提供了鲜活范例。
首师大AI课堂实践:全班100%高效完成MMDet视觉模型训练
《人工智能系统综合实践》是人工智能专业的重要实践类课程,旨在引领学生实际运用人工智能及深度学习技术,为解决实际工程需求和进一步深入学习人工智能技术打下坚实基础。通过系统学习,学生能够扎实掌握AI核心技术,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在本学期教学中,该课程引入英博云平台作为核心支撑,将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。
课程实践中,学生们基于英博云容器服务平台,高效完成了基于MMLab开源工具箱的计算机视觉等模型(如MMDet)的训练和测试实验。英博云平台为课程提前配置了40块RTX 4090 GPU算力资源,并提供了课程专属镜像统一分发给学生。强大的算力支撑与开箱即用的环境,让学生得以摆脱繁琐配置,完全聚焦于算法实战开发,最终实现了全班实验完成率100%的优异成果。
首都师范大学《人工智能系统综合实践》课堂现场
(照片由首都师范大学提供)
这一实践正是“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”的生动体现。首都师范大学《人工智能系统综合实践》课程负责人谭小慧教授表示:“以往,仅环境配置就可能耗费大量课时。现在,学生登录英博云平台即可直接切入核心,专注于模型训练与调参过程,教学效率与学习质量均获得了显著提升。”
支撑这一转变的,是英博云平台将教师从繁琐的技术运维中解放出来,使他们能更专注于教学设计与创新,从而赋能教师数字素养的真正提升,探索AI教学的新模式。同时,学生也得以在无缝的算力体验中,聚焦算法核心,培养面向未来的AI实战能力。
英博云如何系统化破解高校AI教学四大难题?
首都师范大学的成功实践并非偶然,背后是英博云平台针对高校AI教学痛点所构建的一套系统化解决方案。具体而言,平台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:
弹性算力与灵活配置:英博云平台提供从消费级(如RTX 4090)到专业级(如H800/A800)的全系列GPU,并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开放。同时,支持动态调整GPU卡数(1至8卡),教师可根据实验需求灵活调配,无需重新配置环境,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。
智能调度与多模式支持:通过预约算力(Booking)模式,教师可提前锁定课程所需资源,保障课堂教学流畅进行。平台同时支持按需(On-Demand)、预留(Reserved)和竞价(Spot)等多种调度模式,灵活适配从课程实验到科研项目的各类场景,助力学生低成本完成实践,支撑科研团队快速部署多卡集群。
团队协作与统一管理:教学负责人可创建课程团队,统一管理资源配额与使用情况,实时查看实验状态和资源消耗,极大提升管理效率。团队成员可在共享环境协作,促进交流与创新。
环境复用与即开即用:平台不仅内置丰富的预置镜像、模型和公共数据集,还支持老师预先配置课程专属镜像并一键共享给学生使用。学生直接选择对应镜像即可快速启动环境投入实验,确保全班环境一致,有效避免因本地环境差异导致的问题,真正实现“秒级启动、立即实验”。
首师大AI课堂:教师通过英博云平台指导学生实战
(照片由首都师范大学提供)
2025年秋季合作计划启动,面向高校提供免费体验机会
英博云容器服务平台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多所高校的AI课程与科研项目。2025年秋季学期,我们将进一步扩大高校合作范围,现正式启动高校合作计划:
AI课程合作共建计划:欢迎各高校共同探索与实践AI教学新模式。
首批合作院校将享受专属优惠方案:率先加入的合作伙伴将享受特别制定的优惠方案。
如果您正在为AI课程中的算力不足、环境复杂、成本高昂等问题困扰,欢迎联系我们。
我们相信,AI技术的价值在于赋能每一个教与学的瞬间。我们期待与全国高校携手,从共建一堂AI课开始,共同探索“人工智能+教育”的前沿应用。英博数科愿以稳定、高效的算力平台,与您共同培养面向未来的AI英才,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切实力量。